编者按
乡土是一本厚厚的书,它承载着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,诉说着最质朴的亲情文化与人地关系。留住乡村的文脉与根基,让民众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,展现乡村精神风貌,用深厚的乡土文化滋养现代文明,赋能乡村振兴,既是时代的呼唤,也是人民的夙愿。为此,南宁市地方志办公室推出“邕有乡情”系列推文,通过展示广西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、传统村落、乡村旅游重点乡镇、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、文明村镇等特色村镇的历史人文、民俗传承、产业发展、乡风建设、文旅融合等风采信息,带你感受南宁特有的乡风民情与山水诗意。今天,我们介绍的是中国传统村落——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。
沿江而立 孕育美丽邕景
那告坡位于南宁市西部,隶属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。村落距离南宁市区约15公里,临近邕江,地处“美丽南方”景区保护发展范围,005县道从村庄南部穿过,临近老口码头和老口圩,是左、右江汇合邕江后的第一个沿江古村落,在邕江水路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那告坡于1067年建村,该村原有一小片田,与其他村有争议,常向官府告状,“那”壮语为“田”之意,“告”即告状之意,故取名“那告”,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那告坡景色优美,上千亩水稻成熟时,金黄稻色染遍沃野,与山水风光、青砖灰瓦交相辉映。
那告坡风光 (班彩梅 摄)
家族繁茂 延续古香古训
那告坡全村姓覃,据村落族谱记载,覃氏祖先自宋太祖为开发南荒,自山东白马县迁移而来,到广西南宁府宣化县覃黄村耕锄落业,之后元哀明兴,遂再迁至现址开创基业又名西教村。
那告坡覃氏自始祖覃祥安起,至今已传承26代人约700年历史。自第5代世祖覃晓真生下覃赵信、覃赵智、覃赵庆3兄弟后,始人丁兴旺,家族繁茂,这就是现在的古民居群头房、二房、三房(三个巷门)的来历。那告村现存的古民居年代最早超过300年(清康熙、雍正年间),形成拥有数十座院落、百余间房屋规模的古宅群,其中现存39栋保存较好的灰瓦青砖墙、硬山顶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。建筑群中保留众多精美的各式木刻,如门簪、房檐、厅堂镂雕、雀替、神台和“武魁”“贡元”“粉署舒翘”“仁徵耄颐”4块牌匾,村口门楼有嘉庆十五年的“西教村齐心禁约碑记”石刻等古物件,这些文物无声无言,却见证了那告坡人修身齐家、重文尊师的优良传统。
那告坡古建筑群 (班彩梅 摄)
过往印迹 见证峥嵘岁月
那告坡曾是国民党乔板团团部驻地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土改工作队及田汉、安娥、艾青、陆地等人办公场所,陆地在此期间完成《美丽的南方》著作初稿。那告坡历经互助组、初级农业合作社、高级农业合作社、邕宁县第十三区政府、人民公社、老口大队等历史阶段。
田汉旧居 (班彩梅 摄)
示范建设 展现古村新颜
那告坡东面连接“美丽南方”景区,“美丽南方”按照“生态、自然、环保、休闲”的思路,以“一村二廊三园四产业”为发展路径,逐渐形成形态美、生态美、业态美、文态美、心态美的五彩新区。当前,那告坡“三街”、田汉工作地、韦纯束入党地、学生军训练参战基地、邕宁县第十三区政府旧址等历史文化传承内容进一步扩大,融入历史文化教育效应,提升那告文化发展品位,让更多人了解其中的历史底蕴、名人风采、名胜古迹。石埠街道着力打造老口村那告坡市级民俗民居示范村屯,引进社会资金,发展特色美食和农家客栈,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,加快推进休闲旅游业发展,打响休闲文化、观光生态旅游品牌,开创那告坡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那告村史室 (班彩梅 摄)
编辑:徐遵泓
一审:张艳兰
二审:庞博
三审:唐彩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