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的南宁:南宁的军事驻防

发布时间:2025-08-14 10:45
来源:《南宁通史·古代卷》

清朝统一全国后,对军队建制、组成、驻防及其指挥体系进行多次调整。

南宁是清朝广西的军事中心之一,不仅是左江镇总兵官的常驻地,也一度是广西提督的驻防地。左江镇总兵官设于康熙元年(1662),驻扎南宁府城,统辖南、太、浔、梧、思明等处的汉、土官兵,标下设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营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裁后营,乾隆元年(1736)改镇标前营为南宁城守营。康熙三年(1664),总兵标下设水师四营,以守备一人统领之,每营兵力100 人,巡防河道、左江上游新宁至太平府交界地方、右江至隆安县地方、下游横州与贵县交界地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,裁撤水师,添设水塘。咸丰、同治年间,裁水塘兵,复设水师营。

左江镇标所辖兵力不仅驻守南宁府城,在康熙、雍正年间,还一度贴防桂林府城、梧州府城、浔州府城、平乐府城、太平府等地。此外,左江镇标还要防守南宁府所属各州县营汛。隆安县城设有隆安汛,驻扎有左江镇标左营,防守境内主要交通要道;南宁城守营则派兵贴防横州各处。因此,南宁府城内的实际驻军并不多。此外,横州、宾州、武缘县、三里城等重要军事重镇均有守军驻防。通过驻兵的设置,清朝政府在南宁各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控制网络,有效地维护清朝政府对南宁地域的统治。


一审:黄心蓉

二审:张艳兰

三审:唐彩红